到年底小组内还有多余的预算,于是大家都在网上选书。看到吴军出了两本新书,出于对作者的信任就直接下单了。上个周末就花了些时间很快地看完了两本。内容稍微有些重合,主要是有的例子会拿来阐述多个道理。所以两本连着看会有些作者凑书的感受。当然两本都还是不错的,读完《态度》对于我这个新手爸爸来说也是收获不少。个人更推荐《见识》这本书。
《见识》更多关注个人成长、看待问题的视角、工作职场中的一些经验。其中几个主题:
人生是一条河
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这条河能够更宽一点、更深一点、更长一点。只有给予才能带来幸福感。
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,应该挑重要的事做,向死而生。
人生需要做减法
不做选择的幸福,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释为什么印度人在硅谷更容易成功。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,印度人因为名族的阶级观念,在生活工作中少了一些选择,却能一直在某个领域坚持数十年。第一份工作的过程中,接触了不少印度人。其中一位从印度到硅谷,一直都是在一个公司工作了 14 年左右,我问他为什么不跳槽,他倒觉得无所谓,安家乐业地每天过得很稳。少了选择就不容易思前想后,一门子扎进去了。在工作上,很多人都不能坚持一直耕耘于某个特定的领域,坚持下来的就成了。
做人与作诗:这章讲的道理类似于『出世』与『入世』,让我想起《月亮和六便士》里的画家。
要会做减法,为“做重要的事”服务,同时认清什么是重要的事。
西瓜与芝麻
想起骚年的时候总是花时间去找些破解软件,舍不得一点钱买些软件或者工具,渐渐地意识到了这就是为了芝麻丢西瓜的事。类似的还有很多,现在则改变了认知,能付费节约时间则付费,能花钱买到更好的则花钱。
生也有涯 知也无涯
正因为如此,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需要聚焦,别分散精力。人能在某一段时间内做好一件事,并且做得比其他人好,好到自己觉得不能更好为止。也正是因为『知也无涯』,不要为了自己的未知而焦虑,因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,自己学起来就好,别丢掉好奇心。
我们一定比 18 世纪的人过得幸福么?
显然,当代人并不幸福,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。物质上倒谈不上匮乏,而是没有自己的时间,然后则是人到中年必不可免的生活压力和焦虑。EB 的说唱里有段歌词『所有人都忙着想要更多的东西 所以得到之后就没有精力去珍惜 情歌越来越多 真情却越来越少 巧克力的保质期越来越长 爱情的保质期却越来越短 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分不清黑白』。
我们与天才差多远
我们绝大部分人成长过程中,迟早会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。硅谷中,我认为有一种气氛特别好,就是对聪明人的崇敬。之前的老板应该已经算是又聪明又勤奋的那种,谈话中总是会说起自己碰见过的聪明人,聪明到如何程度,以及一些小故事。有的生理上的差异是解释不清的,比如有的人就是善于计算,有的人精于细节。不过天才的见识、勇气、或者方法上有的是值得学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