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Coding

第 16 期,每天写笔记;写个操作系统来治疗自己;软件工程师如何投入到创作者经济中

2022-06-12

上周因为家里的事情太忙而断更了一次周刊,没想到收到一些读者的催更😁,看来周期性的更新不止是自己形成了一些写作习惯,有的读者也形成了阅读习惯。

随着家庭事务增多,独处的时间少了很多,所以没法保证周期性更新,我觉得这没必要强求,写些什么,什么时候写,有感而发挺好的。

每天写笔记

近些年笔记管理类软件很火,很多人都在构建自己的第二大脑。而 Daniel Vassallo 分享了一下他的看法:


在这条推特下面确实有不少人回复说放弃了每天写笔记,原因在于:

  • 记笔记需要花费时间
  • 记下的东西大多没用,不会再花时间去看
  • 重要的东西大脑自然会记下来,不重要的忘记了就算了

我之前间歇性记录笔记,现在经常记录笔记,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经验。我之前也觉得记录笔记太花费时间,特别是我有一些强迫症,如果文档的格式不对或者整个笔记的目录没有整理好,自己感觉就不舒服,所以就会花时间去搞这些。

但这偏离了记录笔记的原本目标,我们记录笔记的目的是:

  • 整理思路和想法
  • 记录 todo,备份常用信息,让自己更有效率
  • 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笔记来创作

在我使用 Obsidian 之后,我逐渐地把记录笔记的时间花费降低了。首先我并不刻意组织文件目录,我只有几个固定的目录,比如 Daily 来存放每天的日志,Pub 来存放会发布出去的内容。这种简单的组织形式减轻了我的心理负担。

然后我所有笔记通过双链和标签来组织,搜索也是通过关键词和标签:

每天我都会像 Roam Research 那样随手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日常、看到的好东西、读书笔记、照片、链接等记录到 Daily 的文件夹里,如果是打算以后要做的事情就会再加上一个 todo 标志。

最近我研究了一下 Telegram 的 bot 接口,然后写了个简单的程序 obweb/bot.js 来在 Telegram 手机端提交 Daily Notes,不得不说客户端的这种方式比 web 形式方便很多。

顺便分享一下,最近我用 Telegram 比较多,这东西比微信好用多了,并且开放 100 倍,我实现这个笔记 bot 从看文档到完成几乎一小时搞定,而微信估计一个星期还没申请下来接口权限 🤣。关于 Telegram 这还有很多玩法,参考 使用自动化工作流聚合信息摄入和输出

我让自己提交记录非常迅速,在手机端就是 append only 式地提交,有时候也使用语音输入,而要大量编辑的时候则使用大屏幕来进行。我尝试过热门的卡片笔记法,但最终还是没有沿用下来,对我而言还是有些复杂,我要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记录笔记。

这一年几乎每天都记录日志,我的感受是好像自己运行的是调试模式,我打开每天的 Daily 就能很快回想起我那天干了什么,产生了什么想法,总体而言我觉得很不错。

写个操作系统来治疗自己

I quit my job to focus on SerenityOS full time

Andreas Kling 是一个瑞典程序员,从 2018 年 10 月,他刚刚在瑞典的一家戒毒所完成了为期 3 个月的康复计划。

那段时间他无事可做,处于人生最低谷。所幸他想到了自己曾经很喜欢编程,也喜欢倒腾底层开发,所以他开始用编程来治疗自己。

从一个简单的 ELF Parser,Ext2 文件系统,一些 GUI 开发,通过不断的日夜编程,他逐渐地开发出一个几乎日常可用的操作系统 SerenityOS,并且也找到了一份开发的工作。随着捐赠越来越多,他辞职全职做自己的操作系统了。

可以说 Andreas 通过编程治愈了自己,让自己能够进入心流状态,远离了毒品。这个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。

As you probably understand, I’m not trying to get rich by doing this. I’m just a human being trying to stay sane and healthy, and it just so happens that my therapy/self-care project resonates with thousands of people, many of whom want to support it and see where it goes.

目前一群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习者围绕 SerenityOS 建立起一个热闹的社区,最近他们还开始着手解决 C++ 开发中的内存问题,开始创建一门新的编程语言 Memory safety for SerenityOS

在如今资料浩瀚的时代,写个玩具操作系统不难,但是把一个操作系统做到基本可用,还包括图形界面、浏览器、音乐播放器、画图工具等等,这想想都头大。

我在学校的时候读过于渊写的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,这本书写得很详细也很用心。但我看完后觉得写操作系统还是很难,后来毕业工作后我业余时间继续在互联网上找资料看,我发现于渊的书让我觉得难是因为其中一大半都在折腾汇编,而我在 OSDev wiki 上看到其实我们只需要 bootloader 部分写汇编,开发过程中应该尽快进入 C 编程,于是我边看资料边参考其他人的 hobby OS 折腾出来一个 Panda, A hobby OS

如果你对计算机感兴趣,自己写一个简单的 OS 非常有帮助,这可以帮你克服对 OS 的恐惧。OS 是贴近硬件一些的复杂程序,开发过程中需要多看看硬件的相关文档,比如 Intel manual 之类的。另外你可以体会到程序开发中的抽象,如何从最底层一层一层地把系统和工具搭建起来,很有玩积木似的成就感。

软件工程师如何投入到创作者经济中

Becoming a Full-Time Creator as a Software Engineer: Controversial Advice - The Pragmatic Engineer

这篇文章很长也非常干货,我还在继续消化中。

Gergely Orosz 之前在 Uber 作为软件工程师工作,2020 年从 Uber 离开后他决定花 6 个月写一本书 Growing as a Developer,然后再计划创建一个公司。

结果他发现投入到创作者经济浪潮是个更明智的选择,他的 Substack 专栏 The Pragmatic Engineer 已经是付费用户最多的科技类专栏。

这篇长文中写了很多,本质上是在谈论如何不依赖公司来赚钱:

Instead of talking about succeeding as a creator, I’ll instead talk about how to succeed as a small business.

其中的一些建议是:

  • 要更具有产品思维
  • 尝试在网上卖出一些东西
  • 理解其他人在做什么,如何做的
  • 为自己不擅长的部分花些钱
  • 尝试成为 tech influencer

如果你打算不再成为公司雇员,那就没有了规则,这可能很可怕,但也充满了机会:

When you work for yourself, there are no rules, which is both scary, and a huge opportunity. After years of working for corporate, this means you need to let go of old habits and embrace new ones.

在英文环境中,写个电子书在自己的网站和 newsletter 上销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,另外付费专栏也很多。

国内像 Substack 这种平台有小报童和竹白,但感觉读者对这种技术类的内容付费意愿会弱很多。如果是写书或者专栏,通常会到极客时间这种平台上,这样平台会帮忙推广,但是会有抽成。

我还在摸索内容创作,感兴趣的读者一起交流交流。

Humor

公号同步更新,欢迎关注👻